在這一背景下,印度海軍中將薩蒂什·索尼8日在昌迪加爾舉行的軍事文化節一個關于“未來印度海軍展望”的研討會上打開了這一話題。
“隨著藍色經濟初具規模,由于與北部鄰國關系不那么友好,有超過90%的貿易將經由海上進行,保障海岸線的安全是海軍的重大責任。”索尼說。
“2008年11月26日孟買恐怖襲擊之后,印度海軍提高了對手的門檻,”他說。
▲12月8日,印度海軍中將薩蒂什·索尼出席關于“未來印度海軍展望”的研討會。(《印度斯坦時報》)▲12月8日,印度海軍中將薩蒂什·索尼出席關于“未來印度海軍展望”的研討會。(《印度斯坦時報》)
伊朗恰巴哈爾港第一階段近期落成,這在伊朗、阿富汗和印度之間開辟了一條運輸路線(該路線繞開了巴基斯坦),也顯示了觀念上的改變。
RJS·迪隆準將說:“如今,海上航道就像德里的車道一樣擁擠。難以監控。一場全面的戰爭不太可能,但要維護霸權,我們需要,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在1918年所說的,‘無論和平與戰爭時期,公海航行絕對自由’。”
迪隆還說:“那是印度洋而不是印度的海洋。加強戰斗力的同時,要雄心勃勃地應對中國與日俱增的影響力。我們需要重新審視一下馬六甲海峽以外的地方。我們的戰略應該是長期進行部隊結構調整,致力于經濟和工業現代化。”
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司令部司令阿迪蒂亞·辛格說:“印度深受陸地邊界的困擾,所以注意力都放在那兒了。忽視海軍的一個副產品就是,海軍一直最為本土化,是三軍中最自力更生的。”
海軍準將蘭吉特·拉伊說,海軍已成為軍隊建設的典范,建造了自己的核潛艇和水下發射的K-15“薩加里卡”彈道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