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變電源職業,我們天天都在喊沒有啥時機,其實逆變電源職業時機無處不在,一不小心,我們錯過了許多時機,冒出許多熱門公司。例如10年左右開端迸發的LED照明職業,促成了上一年杭州英飛特的上市和深圳萊福德一大批LED逆變電源企業的平地崛起;15年發動的電動汽車職業,促成了一大批艾默生系公司的上市,例如以電驅見長的藍海華騰和以充電樁見長的盛弘電氣;光伏在西部大電站的大開展引發的棄風棄電,國內巨大的太陽能產業迫使政府持續在方針上支撐太陽能開展,引發了分布式光伏在中部和東部的開展,固德威等曩昔名不見經傳的公司事務迸發式增加,上一年成績翻了三倍,本年上半年分布式光伏逆變器公司大多現已完成了上一年全年的銷量,增加100%現已成為定局,老代目測,具備上市條件的分布式光伏企業至少三四家。
最近到外地出差,順路訪問了好幾家逆變電源同行,堅持做渠道戰略,盡管不為大多數同行所了解,但是企業的運營十分穩健,日子也過得逍遙自在。一家是西安的軍品逆變電源公司,一看老板老史,就知道是一個樸實的技能人員,公司專心于高壓逆變電源職業,在西安這個軍工體系比較完備的區域小有名氣,多年的研討積累了很多的高壓逆變電源技能渠道和職業口碑,在軍品圈形成了“做高壓,找老史” 的口碑,比較有意思的是,老史的公司現在公司沒有一個出售人員,客戶都是找上門的,這個在逆變電源職業也是個特殊公司,獨此一家。
其他一家是華南的模塊逆變電源公司,公司建立的挺早,草創時期的一向不溫不火,技能負責人是我們東南電氣系的一位師弟,0506年研討生結業后在艾默生研制體系工作了幾年,在艾默生體系歸于新生代,最近幾年把艾默生做產品做渠道的理念引進到該公司,產品的失功率年年下降,對標Vicor這些國外的大品牌,悉心做進口替代,價格不是問題。接單數量50臺起,把其他公司不愿做的苦逼活攬過來做,產品做了三四千種,客戶數量五六千個,發明專利超越200項。這類渠道化的公司因為產品進入到國計民生的幾百個職業,沒有對單一職業,幾個大客戶的依靠,就是在金融危機的時分,事務仍然在高速增加,運營的十分穩健,職工的幸福感很強。
追逐熱門的公司,往往有一些特色,以做充電樁模塊的公司為例,第一是產品的類型不多,真實發生出售的類型就那么幾個,我估量15KW模塊占到該產品線銷量的80%以上,其他的3KW、7.5KW根本可以忽略不計;第二是產品迭代的速度十分快,15KW模塊上一年一年出了至少四個版別,并且一旦新的版別出來,上一代的產品就沒了商場,跟著本年20KW、30KW和未來40KW的推出,曾經的主力產品15KW實際上就成了過渡機型;第三是職業和客戶比較單一,趕到風口上了,成績超預期開展,而當方針有變,成績會瞬間變臉,現在是8月份,好幾家電動企業有關的半年報出來了,正海磁材、通合科技等上市公司與電動車有關的事務都同比大幅下降,公司半年報虧本。
在熱門上的公司,備受職業注目,風景無限,其實公司運營者心里的危機感和焦慮感,只要老板們最清楚:誰都不愿意依靠單一產品和單一職業。趕上風口,成功上市,不斷的堅持渠道戰略,把公司的事務多元化,成功軟著陸,這是一個遍及的開展路徑。這一方面,逆變電源職業也是有成功的事例,我們看一下下下表,2008年的陽光逆變電源,出售也就1個億,后邊國內光伏商場上量,2011年11月2日,陽光在創業板成功上市,到2016年的時分,公司經營收入現已做到了60億,8年時刻,公司成績增加59倍,成為逆變電源界的奇跡。
其實細心研討陽光的開展軌道,就可以印證上面的邏輯,陽光從做逆變器發家并上市,從2013年開端多元化,進入下流的電站集成事務;2014年11月與韓國三星SDI株式會社簽定合資合約,兩邊將在合肥設立兩家合資公司,從事電力用鋰離子電池包、儲能變流器及儲能體系的開發、出產;后邊進軍新能源車電控事務: 公司電控產品現在首要定位新能源客車商場,在省內進行首先拓寬。現在公司已是安凱新能源客車電控的第一大供應商,電控事務將發明公司新的利潤增加點;也利用光伏的渠道開發了風機變流器的事務。